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建言献策
关于“推进大学城建设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建议案(常委审议稿)
信息来源:市政协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2-11-21 09:48





关于审议市政协专题调研《建议案》(草案)的

通    知


市政协常委:

市政协2022年度下半年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调研课题“推进大学城建设 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经整理形成了“建议案”(草案)。建议案草案已经市政协六届六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将作为市政协六届四次常委会议的主要协商议题,现请各位常务委员对建议案(草案)进行审议。反馈意见可与荆州市政协研究室联系,书面意见可报送指定工作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1123日。


                                                             政协荆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21121


联系人:李萌萌 0716-8451575

邮 箱:jzszxyjs@163.com



关于“推进大学城建设

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建议案

(草 案)



根据中共荆州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市政协组建综合调研组和3个专题调研组,于今年8月至10月围绕“推进大学城建设,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开展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我市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创新人才支撑、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提出对策建议,形成《建议案》(审议稿)。《建议案》(审议稿)已经市政协六届六次主席会议通过,现提请市政协六届四次常务委员会审议

  1. 准确把握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现状

1.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意见》《科技创新“六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全力构建“一二五六”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不断增多。今年前三季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评审通过274家,预计年底可达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1.2亿元,同比增长34.28%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长江大学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火炬荆州油气钻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已完成科技部专家答辩。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5个、省级166个、市级212个。成果转化初见成效。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目前已达114.2亿元,超去年全年数据;全市共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11家,在孵企业700余家。科技投入稳步增加。今年以来,中心城区兑现2021年度奖补资金2668万元,实施2022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00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科技财政支出7.18亿元,市本级科技财政支出1.64亿元,同比增长57.1%策源能力建设破题开篇。荆州大学城24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预计近期开园运行,第一批20余家科创企业即将入驻。人才活力加速释放。实施“我选湖北·凤鸣荆州”人才政策,第一批“招硕引博”引入高层次人才259名。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全市8所院校与中心城区25家企业协议定向办班47个、培养人才1375名。

2.正视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强。创新引领带动能力不足,创新体系尚不健全,缺少重要创新平台和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尚未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综合县市和高质量发展两项考评,全省排名第9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较弱。尽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高新产业增加值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在全省排位居于中游水平。三是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普遍存在科技创新意愿不高、创新资源不足等问题。目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指标在全省排第12,研发机构建有率仅为21.5%,不少企业研发经费为零。四是科教优势转化不够充分。丰富的科教资源赋能产业发展不够,本地高校毕业生留荆率仅为19.4%。急需紧缺人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渠道不够畅通。科研环境不优,专家选拔、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等工作基础薄弱。

3.抢抓机遇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指出,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锚定科技强省目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加快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这为我市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难得机遇。要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荆州区域科教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要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坚定不移依靠创新汇集发展动能,力争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二、启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

4.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决定城市未来,创新引领未来城市。当前,全省已有5个城市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荆州已经掉队,必须迎头赶上。要充分认识创建创新型城市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问题、完善城市创新发展内涵和理念的内在需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5.明确目标任务。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的引领作用,着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着力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人才等创新力量,着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创新载体,着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积极向省科技厅争取,推动荆州尽快进入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行列,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6.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地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及时研究重大决策、解决重大问题;对标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总体要求,组织专门力量抓紧编制创建规划、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清单等,尽快完成顶层设计;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激发全民参与创新热情,营造人人崇尚创新、个个渴望创新、处处皆可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科技创新系统布局

7.加快科创策源地建设。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三高地两基地”决策部署,聚焦先进智造、科创服务、智慧健康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一核一轴三区多点”产业功能布局规划,强化“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将荆州大学城打造成“政、企、产、学、研、城、融、服”结合的江汉平原区域科创样板。加快推进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建设,构筑加强区域产业合作、集聚创新要素、吸引优秀人才的“桥头堡”。将长江创新港(湖北荆州)纳入全市2023年度重点工程统筹推进。

8.优化产业技术布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布局力度,抢抓产业先机,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聚焦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石化装备等11条重点产业链,推进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打造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加快高新园区发展,引导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集聚。

9.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统筹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布局、资源要素配置、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体系化、协同化,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补齐创新体系短板,建立完善“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完善资金支持机制,逐年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投入资产和绩效管理。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转化应用。

四、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10.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企业成长全周期梯次培育链条,推动创新主体数量倍增。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开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绿色通道”。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

11.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兑现激励政策,促进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建强研发机构。谋划组建油气钻采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水稻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提档升级,支持特色产业基地、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12.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发展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等高技术服务业态,打造面向企业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体系。发挥美的、江汉建机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特定行业领域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五、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13.探索成果转化途径。构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转化服务机构、企业在内的区域性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培育职业化技术经理人,开展专利运营、科技评价等服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效。

14.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搭建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载体、科技企业常态化多层次对接合作平台,建立科技成果清单发布机制和技术创新需求收集发布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科研数据等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六、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5.加大创新人才引培力度。通过以才引才、揭榜挂帅、建立离岸创新基地等形式,精准引育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探索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模式,根据主导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将高校引进的科技创新人才选派到企业工作。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订单班”“实训基地”等方式,推动校企校地联合育才。

16.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加大专利发明和运用、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指标在人才评价中的权重,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员在职称评聘、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倾斜。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绩效工资增长机制,督促企业制定人才激励措施,营造用人、留人良好氛围。

17.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依托产投集团建立人才投资公司或人才基金公司,绘制城市发展、人才需求、产业需要图谱,畅通人才有序流通渠道。组建“创新人才服务之家”,为创新人才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优化服务方式,不断满足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需求。

七、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18.夯实科技创新政策保障。加大省“1+4”科技政策及《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意见》(荆政发〔20211)落实力度,确保企业享受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政策福利。探索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地方立法,抓紧出台《荆州市科技创新工作条例》。

19.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发挥政府创业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的带动作用,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根据科技型企业类型和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高授信额度、降低担保要求、加快贷款审批,提高科技企业信用类、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创新科技金融管理模式,定期组织政银企对接,精准服务科创企业金融需求。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落实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贴息奖励政策。

20.优化科技创新软硬环境。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打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招引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荆设点。建设开放联动的技术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科技成果惠及于民。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