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领导讲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荆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荆州市政协 | 发布时间:2022-01-13 13:4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荆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202215日 在政协荆州市
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王 守 卫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荆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工作,提出今后五年工作建议,请予审议。

  一、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五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的五年;是全市人民在中共荆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打赢“战疫、战贫、战洪”三场硬仗,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绘就美丽画卷、交出精彩答卷的五年;也是人民政协牢牢把握新方位新使命,接续奋斗、开拓创新,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五年。

    五年来,中共荆州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召开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将政协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每年定期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审定政协党组工作要点和年度协商计划,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参加政协重大活动。在中共荆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五届政协及其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始终聚焦全面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夯实共同政治思想基础

    坚持强化理论学习。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清醒离不开系统的学习。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通过主席会议集体学习、常委会议专题学习、委员培训学习、界别交流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共中央对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190余次。将理论学习与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暨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大研讨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政协真正成为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引导各族各界人士的重要平台。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意识,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及时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政协落地见效。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作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党组议事、决策规则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担负“落实下去、凝聚起来”1〕的政治责任。

    注重思想政治引领。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推动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纪念活动,开办党史教育读书班,开展“百年党史百人读”和“我与人民政协”“学百年党史,悟伟大思想”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各界人士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加强政协党的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成立政协机关党组,形成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和三个党支部的组织构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协系统党的建设,9个专门委员会均建立中共党员委员活动小组,189名党员委员全部按专委会编入活动小组,实现了党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二)始终聚焦荆州转型赶超,奋力书写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协答卷

    积极参与中心工作。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招商引资,计划投资80亿元的中农联“荆州智慧云仓城”项目、投资20亿元的正邦集团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投资1亿元的湖北银科银粉银浆生产项目等落户荆州。积极参与机场、铁路、综合保税区建设,助力改善发展软硬环境。联系重点企业44家,服务重点项目48个,开展走访调研320余次,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深入产业园区,指导荆州区荆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创新销售方式,2020年公司线上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倍,达5000余万元。助推脱贫攻坚,帮扶省级深度贫困村公安县炊皮山村发展乡村产业,成为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获“荆州市2020年度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强”荣誉称号。紧扣联点共建,组织政协委员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公安县德义垱村制定发展规划,多方筹资300余万元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果蔬产业,村整体实力全面提升。聚焦乡村振兴,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帮助石首市古井口村扩大油茶种植规模、新建拦水坝、培育桃花山土鸡蛋品牌等。严格按要求落实河湖长制,做好督导“创文”等中心工作。

  围绕发展议政建言。每年至少选择一个事关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议政建言。先后以“推进荆州市文化旅游业突破性发展”“助推‘一城三区、一区多园’2〕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打造交通新优势,培育荆州大产业”“打造现代综合交通物流示范区”为题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并形成建议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建议案均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采纳议政成果。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建议案为基础,出台“‘一城三区、一区多园’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五年行动方案”等,彰显人民政协“建真言、谋良策”的职能优势。

  集智聚力应对大考。新冠疫情爆发后,市政协第一时间向各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倡议,机关干部闻令而动下沉社区,医药卫生界委员逆行出征,始终奋战在救治患者第一线,其他各界委员通过捐赠款物、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主动投身抗疫。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捐款2188万元、捐赠物资价值约1502万元。帮助家和宝(江陵)厨具有限公司解决近3000万元产品积压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引导政协委员参与脱贫攻坚,建成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10种类型“扶贫车间”387家,协调各类扶贫资源精准输送,带动3000余人就业,资助贫困学生近1000人。2020年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期间,政协系统干部积极参加抗洪抢险,各县市区政协主席带队驻守险工险段,构筑保卫家园的铜墙铁壁。

  持续关注古城保护。发挥政协渠道畅通优势,多方努力,争取全国政协向有关部门交办《关于加大荆州古城保护力度 加大城内人口疏散的建议》提案。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高度重视,安排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率队来荆调研,形成《关于加大荆州古城保护力度的建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建议》作出批示,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批示意见。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大会发言《加强荆州古城保护 传承荆楚文脉》引发广泛关注。多次到省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协商提案办理,推动古城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代表荆州市参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的“关圣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为荆州古城墙申遗发出政协声音。

  推动区域协作交流。发起并筹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四市一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4〕。以“楚山楚水楚文化,大江大湖大旅游”为主题承办第三次联席会议,达成深化湖区文化旅游合作的《荆州共识》。鄂湘两省政协主席黄楚平、李微微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人民政协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等16家媒体全程报道,极大提升了会议影响力。参加“宜荆荆恩”城市群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提出“把文旅合作打造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建议。与河南省开封市政协、周口市政协联合举办“荆州·开封·周口三市政协书画联展”,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合作交流。

    (三)始终聚焦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推动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市域治理效能

  协商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健全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议为重点,双月协商座谈会、提案办理协商会、咨政协商会、对口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五年来,召开全体会议、议政性常委会议、咨政协商会议各5次,双月协商座谈会20次,组织其他协商活动300余次,收到提案2335件,印发《社情民意》78期。一批协商成果被市委、市政府吸纳采用或纳入决策参考。

  协商机制逐步完善。出台《关于完善协商议题产生、成果报送和办理反馈工作机制的办法》《双月协商座谈会组织实施办法》《立法协商组织办法》等制度、规定20余项。积极参加《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等多个地方性法规草案的立法协商工作,为制定地方性法规建言献策,得到全国政协和省政协充分肯定。作为全省市州政协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地方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工作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

  协商空间有效拓展。依托双月协商座谈会举办网络协商议政直播、远程协商16场,全网关注度累计超过260万人次,直播观看110万人次,有效留言近万条,极大拓宽了群众表达意见渠道。搭建市政协系统视频会议平台,建成“智慧政协”5〕信息平台,并与各县市区政协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了上下联通、多方互动、广泛参与的议政协商格局,进一步拓展了议政协商空间。

  协商品牌持续擦亮。将“协商在一线”6〕作为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在全市乡镇(街道)、社区和有条件的村、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协各界别搭建协商平台409个,开展协商374次,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多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通过把“协商在一线”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问题在基层发现、办法在基层协商、矛盾在基层解决”的社会效果。在全省市州政协“协商在一线”工作推进会上,介绍了“荆州经验”。

    (四)始终聚焦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凝聚荆州高质量发展正能量

    深化合作共事。认真落实主席联系走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制度,会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联合调研视察,邀请各民主党派机关、工商联负责人列席政协秘书长会议,在政协全会上对各民主党派以党派名义发表意见作出制度性安排。开展界别代表人士座谈、委员读书线下交流等活动,夯实合作共事基础。五年来,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提交集体提案占重点提案和重要提案总数的60%,上报大会发言材料245篇、社情民意信息48篇。

    加强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助推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洪湖市老湾回族乡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深入开展走访民营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企业呼声。

    促进联谊交流。深化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做好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率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来荆考察期间的接待、服务工作。组织市政协经贸和关公文化交流团赴台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台商协会联合举办在荆台胞联谊活动,强化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族同文化的思想共识。依托海外华人华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利用平台讲好“荆州故事”,吸引各界精英来荆投资兴业。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流,组团赴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和南非开展经贸洽谈,助推荆州融入“一带一路”。

    (五)始终聚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

  紧扣改善民生选题。围绕“四好”农村路7〕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产品精深加工、“三产”融合8〕等“三农”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等开展专题视察,分别形成专题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就长江沿岸绿化美化、长江十年禁渔、老旧小区改造、新区排水管网建设、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扬尘污染防治、餐厨垃圾处理等开展民主监督,督促相关部门下大力、出实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提案办理成效。市区两级联动办理“加快优化城区学校布局的建议”提案,为完善《荆州市市区学校布局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围绕“落实‘双减’9〕政策,规范校外培训”,就5年来反映同类问题的14件提案召开集中协商会,助推“双减”落地、教育提质。出台《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评估办法》,将提案办理纳入绩效考核。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确保提案办理质量。通过提案质量及办理效能双提升,助推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一批民生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努力办好民生实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主席会议成员、市政协机关及领导领办的18件实事全部办结。帮扶纪南文旅区岳桥村提前脱贫,谋划成立村保洁服务公司,2020年该村集体收入过百万,进入全市“一类村”行列。指导松滋市雷井口村、火连坪村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雷井口村入选“湖北省2021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选派工作组下沉荆州区郢都路社区,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助社区完成西湖步道景观灯等硬件设施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关怀孤寡老人、关心空巢家庭”为主题的“健康社区行”活动30余场,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赠送药品价值10万余元。

  (六)始终聚焦强基固本,政协履职能力和委员整体素质全方位提升

  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建好用好“委员工作室”10〕“委员讲堂”11〕“扶贫车间”等履职平台,组织委员和政协干部参加全国政协地方政协委员(干部)培训班学习,以“书香政协”12〕为抓手开展常态化委员读书活动。邀请市政府、市纪委监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在市政协常委会议上通报工作情况,畅通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完善委员履职服务和教育管理体系,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综合量化考核,打造“懂政协、善议政、会协商,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评选“最美政协人”,表彰一批优秀委员和优秀提案,增强委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注重发挥界别作用。增设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强化专委会对联系界别的组织、指导、服务职能,推动专委会工作走向界别层面。充分发挥界别“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位置超脱”的优势,促进界别协商建言活动深入开展。民盟界别邀请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市民代表,围绕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在东门九龙渊地下停车场面对面开展民主协商;经济界、工商联界别就中心城区餐饮业“疫”后复市情况开展视察调研,向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等等。

  夯实政协基层基础。政协办公室会同市委编办印发《关于县市区政协机关机构设置建议的函》,规范县市区政协机构设置,推动解决“两个薄弱”13〕问题。召开政协主席座谈会,总结推广基层政协工作经验。荆州区的“双议协商会”、沙市区的“政协委员之家”、江陵县的“扶贫车间”、松滋市的“精品提案”、公安县的“协商在一线”、石首市的“‘五有’协商议事平台”、监利市的“有事大家来商量”、洪湖市的“界别活动月”等,都各具特色,为委员履职搭建了良好平台,全市基层政协工作成效明显。

  推进一流机关建设。增设委员工作委员会,建成机关“智办公”系统14〕。深入开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活动,机关服务协商质量、调查研究质量、信息化建设质量和办文办会质量得到提升。深化党风廉政建设,配合市委巡察组开展政治巡察,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编辑出版荆州第一部文化通史《荆州文化简史》,推动文化荆州建设。在《荆州日报》、荆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办《重点提案追踪》《委员风采》《委员之声》《政协委员战疫故事》等专题专栏237期,《人民政协报》《调查与研究》《湖北政协》多次报道政协亮点工作。深入开展“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研讨活动,增强机关干部“四个一线”15〕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政协机关被评为2017-2019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机关党建、绩效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脱贫攻坚等方面工作每年均被评为优秀等次。

    各位委员,同志们!

    五年的工作令人难忘,五年的奋斗来之不易,五年的成绩可圈可点!成绩的取得,是中共荆州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心系国事、情牵民生,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五届政协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届政协委员,一生政协情缘。五届政协部分委员由于年龄和工作变动等原因离开政协岗位,他们为政协事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和全体政协委员、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有:协商议政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委员和界别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履职成果转化的跟踪反馈机制有待完善、民主监督作用体现还不够明显、委员履职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

  二、过去五年工作的主要体会

  总结五届政协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体会:

  (一)党的坚强领导是政协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高举旗帜、紧跟核心。旗帜引领方向,核心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事业要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高举旗帜、紧跟核心。

    (二)服务中心大局是政协履职的基本遵循,必须聚焦发展、主动作为。紧扣中心工作履职尽责,自觉与市委、市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同行。以是否有利于凝聚力量、共推荆州改革发展稳定大业,是否有利于增进共识、巩固全市良好政治生态,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工作导向,做到谋划工作在大局下思考,推动工作在大局下行动,检验工作用服务大局的成效来衡量。

    (三)专门协商机构是政协组织的职能定位,必须专出水平、商出成效。立足协商主责主业,把推进协商民主作为主要工作内容,把搭建协商平台作为主要工作方式,把双向发力作为工作主旨,积极探索推动政协协商与其他协商特别是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四)广泛凝聚共识是政协制度的重要功能,必须加强引领、增进团结。通过有效工作,使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发挥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功能,深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汇聚起改革发展稳定的蓬勃力量。

  (五)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协工作的初心使命,必须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坚持协商议题从群众中来、协商成果到群众中去,协商活动请群众参与、协商效果由群众检验,在推进政协协商民主中反映民意、汇集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充分彰显人民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特点优势,发挥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增进共识。

  (六)坚持改革创新是政协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政协协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使政协工作更好把握时代性、体现规律性、富于建设性,永葆人民政协事业的生机活力。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未来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向全市发出了“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五区五中心’16〕为支撑引领,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的动员令,对新一届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要求,在中共荆州市委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全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政协智慧。

  (一)加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完善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覆盖全体委员的经常性学习制度体系,把学习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深刻领会“十个明确”的核心内容,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并切实转化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坚定行动和强大动力。要在领悟“两个确立”中筑牢对中国共产党忠诚的信仰基石,胸怀“两个大局”17〕、心系“国之大者”18〕,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化为内心自觉、外在行动。要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履职水平,努力使建言资政更加建之有方、言之有理、资之有效。

    (二)发挥优势,坚持紧扣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献计出力。发挥政协渠道畅通、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重大政策争取、重大项目落地、重大瓶颈破解、重大要素保障、重大改革创新建睿智之言、出务实之力。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建设“五区五中心”,策划一批重大选题,谋划系列履职活动,扎实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每年至少选择一个重大课题深入调研,广谋善举、广征良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围绕统筹市域和县域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态修复治理、保护传承荆楚文化、突破性发展文旅产业等重大课题强化民主监督,助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三)把握定位,坚持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制度效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19〕的重要制度安排,有利于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要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履职全过程,立足专门协商机构定位,丰富协商形式,拓宽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每半年至少举行1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每两个月举行1次重要协商活动。加强政协履职制度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健全综合协调、信息沟通、绩效评估、督促落实等工作机制。弘扬人民政协“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积极培育协商文化,营造良好协商氛围,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进一步提高协商质效。把握人民政协新时代新使命,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政协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平台搭建、履职实践等迈出新步伐,增强政协工作的生机活力。

    (四)凝心聚力,坚持求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发挥好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进一步加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的合作共事,完善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合开展学习调研、监督视察的制度化安排。畅通意见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对民族宗教界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团结引导,密切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为荆州发展聚集新动力、增添正能量。

    (五)情系民生,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政协工作始终。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围绕群众关注问题的解决落实,确定民主监督性议题,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民主监督。全面推进“协商在一线”,组织动员委员深入乡镇街道、田间地头、工矿企业,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政协力量。

    (六)守正创新,坚持推进政协履职能力建设。提高政协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完善政协党组听取政协机关、各专门委员会党的建设工作汇报机制。落实“五个一”基本要求20〕,增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委员培训制度,确保届内至少轮训1遍。改进委员履职服务管理,统筹安排协商议政和视察调研等活动,建立政协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制度,健全委员履职情况统计、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委员退出机制。深入推进一流机关建设,健全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加大培养、使用“铁牛型”干部21〕力度。持续推进“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研讨活动整改提升和“双优化”专项治理22〕,进一步加强市县政协联合联动,以优良作风、优异成绩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各位委员,同志们!

    集众智才能成伟业,聚合力方可谱新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荆州市委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拼搏韧劲,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为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名词注释:

    1.落实下去、凝聚起来:指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

  2.一城三区、一区多园:“一城”即中心城区,“三区”即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一区”指荆州开发区,“多园”指全市18个产业园区,就是将18个产业园区纳入国家级荆州开发区统筹规划发展,每个产业园区明确2-3个主导产业,重点扶持每个主导产业向一个细分领域中高端发展。

  3.扶贫车间:指以扶贫为目的,设在乡、村的加工车间。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带动脱贫为宗旨,解决的是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

  4.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四市一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包括湖北省荆州市和湖南省岳阳、常德、益阳、长沙市望城区。“四市一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由荆州市政协发起,并于20179月在荆州举行筹备会议。20188月、20197月、20215月,分别在岳阳市、常德市、荆州市召开联席会议。

  5.智慧政协:指围绕发挥政协职能,运用最新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搭建的集委员履职管理、提案办公管理、社情民意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6.协商在一线: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协商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在基层搭建协商平台、开展协商活动、规范协商程序、强化成果实施,积极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7.“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8.“三产”融合:是指将农村一二三产业即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9.教育“双减”:指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0.委员工作室:指为充分履行政协职能,创新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在社区、公共服务机构或政协委员所在单位等场所,建立的工作室。

  11.委员讲堂:指全国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一项履职创新探索,为政协委员联系团结界别群众、面向社会正面发声、凝聚和传播共识搭建的一个新的机制化平台,也是展现政协委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窗口。

  12.书香政协:指由全国政协发起的委员常态化读书活动,倡导广大政协委员以读书养定力、以交流育素质、以讨论聚共识,充分提高协商能力和履职水平。

  13.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指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

  14.“智办公”系统:指市政协机关公文线上办公系统。

  15.四个一线:指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是党和国家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6.五区五中心:“五区”指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五中心”指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荆楚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17.两个大局: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8.国之大者:指关乎党和国家最高利益,关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要事。

  19.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贯通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落实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整体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为党领导和治理国家提供了制度性空间。

  20.“五个一”基本要求:指每位委员每年至少要走访一次群众、开展一次调研、参与一件提案、报送一条社情民意信息、为群众做一件实事好事。

  21.“铁牛型”干部:指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甘当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干部。

  22.“双优化”专项治理:“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治理活动。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