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以文化人”助推农村社区建设的“梅桥答卷”
信息来源: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1-06-22 08:24

当前,我国农村青壮年男性大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群体以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为主。如何动员、组织留守妇女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201910月,荆州市政协委员、洪湖市曹市镇机关干部刘萍,在集体经济薄弱、遗留问题较多的梅桥村,以引导留守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动该村社区建设。不到两年时间,该村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其“以文化人”的做法,入选“湖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典型案例”(农村基层“乡风文明类”唯一案例)。曾经的“霉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美桥”村。

  1. 挖掘特色资源,重塑“曹憨子”时代精神

1977年冬闲时节,曹市镇万余劳动大军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憨子”精神,耗时2个月,硬是用双手挖开了20余里长的西干渠,解决了长期困扰全镇人民出行难、灌溉难的问题,创造了洪湖水利史上的奇迹。“曹憨子”自此名扬洪湖。梅桥村位于曹市镇腹地,是“曹憨子”精神的主要发源地。“曹憨子”精神深深融入梅桥人血脉,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宝贵财富。

但近些年来,这一宝贵财富似乎正在慢慢淡出梅桥人的生活。拥有中级社工师职称的刘萍敏锐地意识到,要想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社区建设,必须首先帮助梅桥人找回“曹憨子”精神。为此,她与村干部在走访看望老一辈“曹憨子”、掌握“曹憨子”事迹第一手资料后,入户下田向村民特别是留守妇女讲述“曹憨子”故事,勾起梅桥人共同的精神记忆。在此基础上,以“我记忆中的‘曹憨子’”“我身边的‘曹憨子’”等为主题,召开恳谈会、讨论会,挖掘、总结出“憨子憨厚、憨子肯干、憨子实干”的新时代“曹憨子”精神内涵。全村8个村民小组,500余户2197人,其中18岁及以上留守妇女288人,全部至少参加过1次讨论。这样的活动,在梅桥村尚属首次,全国农村恐怕也不多见。

2019年底,经刘萍精心策划,村“两委”组织开展“曹憨子”式“好婆婆”“好儿媳”“好妻子”评选、举办梅桥村首届迎春文艺节,把“重塑精神”活动推向高潮,让梅桥人特别是留守妇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2020年年初抗击新冠疫情和20207月抗击洪魔的战斗中,全村组建了“新农人战疫女子小分队”“抗洪抢险女子突击队”,夺取了战疫、战洪双胜利。大家感慨:“曹憨子”又回来了!曾一度几近治理失序的梅桥村,如今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景象。

二、讲好榜样故事,放大“逆行者”典型效应

刘萍,今年3月担任曹市镇妇联主席,土生土长的“曹憨子”后代,2016年因家庭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19年又与张富清老英雄同期荣登中国好人榜。这样一个“名人”“好人”,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逆行者”:2018年,年过三十、事业小成的她,辞去检察院工作,创办荆州首个“道德文化扶贫车间”,投身扶贫事业;2019年,放弃城市安逸舒适的生活,通过参加公开招考,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下到梅桥村里后,刘萍紧锣密鼓走访调研,主持编制了《梅桥村五年发展规划》,列出了村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及初步解决方案,一下就获得了村民好评。镇党委顺应呼声,开展“讲榜样故事”活动,举办“刘萍先进事迹报告会”。同时,刘萍以“我与我的家庭”“我在北京当社工”为题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生活、学习、创业的经历;以“夜晚庭院大会”“委员工作室”为平台,与村干部一道和风细雨、果敢坚决化解老矛盾、处理新问题,赢得了村民特别是留守妇女信任。

2020年年初,为避免因疫情限制交通造成农产品滞销,刘萍逆“疫情”而上,组织留守妇女开展城乡对接、电商配送,减少农民损失百万余元;7月迎战洪涝灾害,刘萍带头捐资并迅速募集资金万余元,购置4台设备日夜排涝,梅桥村在全镇率先脱险;洪灾后好不容易抢收的10万斤西瓜被退单,刘萍以“中国好人”名誉无偿为西瓜代言,下田直播发抖音、跑销路,7天时间西瓜售罄……

逆行者”刘萍就这样活跃在村民特别是留守妇女中,一言一行都在编织文化精神纽带,润物无声地构筑和树立梅桥人共同的话语体系和价值追求。

三、用活地方民俗,传承“花鼓戏”独特魅力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重要地方戏曲。曹市镇是江汉平原有名的“戏窝子”,梅桥村亦不例外,锣鼓一响,村民闻声而聚。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传统艺术落寞,花鼓戏逐渐远离村民生活。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闲暇时光以打麻将为主。

有着丰富社工实践经验的刘萍倾听留守妇女心声,组建“梅桥村留守妇女花鼓戏传承志愿服务队”,请民间艺人根据本村真人真事,创作了《女河长》《女路长》《婆媳喜看美丽农村》等剧目;请在洪湖拥有40多年花鼓戏教学经验的“老戏骨”出山,定期来村授课。“服务队”队员自发地组建搭伴演戏的小组,相互之间既取长补短,又暗暗较劲。

20209月,3个剧目在全镇18个村公益巡回演出,发挥了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劝导”作用,村民热情响应“拆违章、扫干净、码整齐”的要求,积极投身村社区建设。省水利厅官网专门对《女河长》予以宣传和点赞。曹市镇捧回2020年“湖北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乡镇”奖杯、在荆州市水质检测中多次排名第一、多次获“洪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拉练评比一等奖,《女路长》《女河长》功不可没。

精神变物质。经刘萍多方努力,村里引进秸秆回收项目,成立“虾稻连作”合作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2020年底,梅桥村集体经济收入19万余元,较2018年增长414%,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称号。此外,桑枝龙型拐杖、螃蟹预售展架等“梅桥特色”亮相洪湖“清水螃蟹节”,引起广泛关注,订单纷至沓来。

四、注入现代元素,唱响“小广播”红色旋律

广播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按照刘萍提出的“小广播撬动乡村大治理”思路,梅桥村组建了“梅梅好广播志愿服务队”,设计了“小广播大能量”志愿服务项目,将政策法规、科技知识、致富信息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传递到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广播。留守妇女们自豪地展示“土味乡音”,春风化雨般的真情播报,唱响红色旋律,四两拨千斤地激活了梅桥人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梅桥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责任感。

在一年一次的“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前1个月,小广播滚动播报梅桥“文明农户”故事。评选结果出炉当天,本来奖励给32户文明家庭的6400元,竟然被全部捐回村里。梅桥村“以文化人”形成的文明乡风由此可见一斑!2020年年初疫情肆虐,小广播第一时间播报“梅桥村疫情防控村规民约”“关于网络组建新农人战疫突击队的通知”;7月村里6335亩农田被淹,小广播紧急播报“梅桥村全民抢险排涝紧急动员令”“梅桥村紧急募捐令”。广播一响,大家闻令而动。梅桥人齐心协力抗疫战洪,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曹憨子”动人赞歌。

梅桥“红黑榜”,报喜又报忧,把村民日常生活中看重的“脸面”变成了一种自治动能。二组王姓村民长期侵占一笔组集体资产,村“两委”多年催缴无果。其父得知小广播准备公开播报后,施“家法”令其火速如数归还所占财物。一件拖了多年的历史矛盾被小广播化于无形,村民无不拍手称快。202012月,“小广播大治理”项目在湖北省民政厅“社区公益创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被评为“十佳项目”。

一种时代精神、一个典型人物、一场花鼓新戏、一台红色广播。梅桥村留守妇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无痕”地改造自我,在“曹憨子”刘萍带领下,奋力书写“以文化人”助推农村社区建设的“梅桥答卷”,其成功经验值得研究推广。(赵艾青)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