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协之声
以荆州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为引领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信息来源:荆州市政协 | 发布时间:2021-02-26 15:29

以荆州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为引领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农工党荆州市委员会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强调“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在江西考察时强调,“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将“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写入了省委一号文件。荆州市作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主战场,必须抓住历史性重大战略机遇,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以特色经济、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等突出的特色优势来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设。

一、荆州市丰富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优势

(一)地域资源及文化特色突出

我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历史上都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承载之地,积累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湿地资源,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这些都是从自然和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资源禀赋,是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具有鲜明差异化特色的本土资源。

(二)农业产业发展独具特色

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是内陆最大的淡水养殖市。近几年我市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取得显著成效。我市作为全省“双水双绿”产业种养模式示范点,“双水双绿”面积迅速发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等生态种养模式蓬勃兴起,松滋柑橘、公安葡萄、洪湖螃蟹、监利小龙虾、石首土鸡蛋、三湖黄桃、江陵无公害蔬菜等区域特色产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以特色经济为支撑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我市拥有一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松滋洈水运动休闲小镇和两个省级特色小镇洪湖瞿家湾红色旅游小镇、江陵三湖黄桃小镇。洪湖市的老湾镇、大同湖镇,荆州区的川店镇,松滋市的卸甲坪镇,监利县的新沟镇、程集镇,石首市的桃花山镇,沙市区的岑河镇,江陵县的熊河镇,公安县的黄山头镇、埠河镇等一批特色小镇也以各自特色经济为依托加速发展和建设,洪湖的珂里、松滋的曲尺河、公安的同强等一批美丽村庄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中共荆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加大投入和体制机制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带动能力及发展理念滞后的制约,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规划制定滞后,缺乏前瞻性,特色不够鲜明;二是特色产业振兴存在诸多困难,产业链短,产业融合比例低,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品牌效应;三是特色小镇占比较低,涵盖面不够广泛,无法形成辐射效应;四是资金、土地和人才制约问题突出。

二、以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专班,加强顶层设计,凸显地域特色经济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要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突出规划引领,主动适应国家农业发展大趋势。

一是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根据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立的六大特色农业功能区以及五大产业链集群,打通我市示范带东西连横、南北合纵,发挥高质量示范引路作用。要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机构建设,强化专职人员配备,明确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加强各级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优化细化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明确乡村振兴五大目标融合,镇、村全域空间融合,产业发展、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多规融合,技术单位、实施主体、主管部门智慧融合,增强规划成果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主题特色要更加鲜明,凸显地域差异化。规划中必须体现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注重特色生态的保护,以及对特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落实,设定主题要立足自然资源特色和产业特点,充分尊重民情风俗,彰显当地文化观念传统。

三是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规划的财政投入,加强规划的技术审查。对所有规划都要科学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用规划统一全市上下思想,形成共识,聚集合力。规划一旦确定,就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用水滴石穿的韧性推进规划变现实。

(二)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地

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要发展培育好符合各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以产业促发展、以产业促振兴,要以特色主导产业为引导,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并加强城镇产业的衔接和延伸。

一是加强对特色产业的引导和培育。政府应对现有特色农业产业进行梳理,不断优化各地的特色产业结构,优先发展优势突出、绿色生态的特色产业,合理引导产业集聚成片,形成规模。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实际,大力培育以“双水双绿”为品牌的有机农业集群、以“小龙虾”等特种水产养殖为主导的江汉水产业集群、以水乡生活和花卉及水果采摘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二是各地应根据特色产业分布特征以及与城镇产业的衔接和延伸特性,合理定位,加大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和投入,引导相关农业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最终形成地理相近、成链集群的现代化农产品产业集群。

三是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地。以我市独特的楚文化、三国文化为依托,根据各地乡村文化资源禀赋,深度挖掘乡土文化特色,有计划分阶段地启动实施文化振兴计划,加大培育以楚文化为资源的楚风系列产品集群产业、楚艺手工业、楚味食品业、楚韵文化业、楚风旅游业的集群产业,以三国文化为资源的集群产业。

(三)以特色小镇为抓手促乡村振兴

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对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和乡村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我市可以通过分层规划、逐级设立、构建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特色小镇的立体体系,以此为抓手,促进区域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是分批、分层开展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要明确界定空间单元,对省市级的特色小镇要加强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打通其在城市和乡村的要素配置、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机联系,加速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现有建制镇、中心镇规模经济尚未完全显现的地区,要充分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提炼发展主题以彰显特色,用创新型思维挖掘本地的比较优势,通过产业、文化、旅游、建筑、生态特色等不同形态载体支撑小镇特色标签和形象塑造,重新定位、包装、营销,并赋予新的生命力。

二是将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以规划为统领,将乡村振兴的资源集合起来,避免分散力量,抓住区域内几个特色小镇的建设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形成趋势。政府应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城市的产业和人才、资金向农村延伸,让乡村产业在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中得到发展,从而带动乡村整体的发展。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