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协之声
以“一点五线”为抓手 重塑沙市沿江商贸繁荣盛象
信息来源:荆州市政协 | 发布时间:2021-02-26 15:33

以“一点五线”为抓手

重塑沙市沿江商贸繁荣盛象

民进荆州市委员会

沙市素有“三楚名镇”、“百年商埠”、“江汉明珠”等美誉,曾经码头云集,货运繁忙,城市商贸业一直较为发达。近年来,沙市城区北扩步伐不断加快,沙北新区日新月异,关沮新城蓄势待发,如何再次展现沙市区长江沿线繁荣景象,促进南北区域协同发展、比翼齐飞,成为当前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长江沿线基本情况

近年来,荆州市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沿江规划建设荆江风情带,西起江汉运河渠首,东至盐卡港,岸线长约23.5公里。拟将荆江风情带建设成为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工业遗产、商业服务、港口物流为主要功能的多元城市滨水区域。目前,区域内长江沿线点缀有滨江公园、临江仙公园、万寿公园、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荆江园、望江花园等休闲娱乐景点。作为荆江风情带项目的主要建设区域,沙市区拥有长江岸线12.64公里、港口岸线7.6公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沙市区沿江片区历史上繁华兴盛,但目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道路交通环境较为混乱。目前,东至红星路、西至白云路的堤顶道路和沿堤堤角已基本完成道路黑化和绿化建设,但沿江大道仍未进行道路黑化提档升级,与之交汇的白云路、新沙路、便河东西路、江汉路、红星路路口也还存在路线不顺、道路不宽、档次不高、交通混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沿江交通环境。

二是沿线的城区面貌较为破旧。沿江老城区因基础设施不足和没有提档升级,如沿江大道建筑外立面老旧、电杆电线杂乱、通道破损、雨污管道不通、绿化偏少、车辆沿路沿街乱停乱放、秩序混乱等原因,使得老城区的人居环境与长江大堤的绿化景观形成了强烈反差。并且放眼沿江其他地区,比如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江边高楼林立、流光溢彩,夜游长江甚至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反观沙市区乃至荆州城区,沿长江两岸规划杂乱无章,看相不足,外地游客偏少。虽然我们无法与大城市相比较,但至少有目标、有经验可以借鉴。

三是沿江商贸发展较为落后。中山路、胜利街、春来市场等老城区的商贸业态低端混杂、市场管理较乱,涵盖了五金、灯饰、建筑、劳保、服装、生活家居、体育文化用品等业态,难以形成专业和规模经营的传统集散地优势。同时,随着近两年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相关商贸集散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多自寻出路,自然消亡,胜利街也因棚改造成人去屋空,严重影响了沙市老城区的形象。

三、发展的优势

挑战与机遇共存,未来沿江片区的发展还面临着更大的优势。

一是有良好的发展政策。中央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荆州时,也是对荆州绿色发展工作的重视,让全体荆州人民深受鼓舞。湖北省提出了“一芯两带三区”的省级发展战略,沙市区正好处在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荆州提出“四轮驱动”“两翼保障”的发展战略,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等被放到了重要位置,中央和省市重大政策利好让我们再次迎来重大战略发展机遇。

二是有扎实的发展基础。荆州市自2010年启动了长江沿线整治与保护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临江仙公园、万寿公园提档升级、望江花园、堤顶道路、亲水平台及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沿江综合环境。2018年加强长江沙市段生态修复,封堵排污口45处,拆除砂场4处、码头26座,关停涉水污染企业12家,岸线复绿290亩,柳林洲片区内棚改拆迁基本清零。目前正在由荆州市城投公司实施的“沙市洋码头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3年,投资16.58亿元,是码头文化发祥及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文化底蕴最深、保护建筑最多、建设难度最高的区域。这一切都为沙市区长江沿线发展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大力实施的棚改拆迁政策,为沿线地区破旧立新、重新布局提供了便利。

三是有雄厚的民意拥护。沙市是湖北省上世纪80、90年代的全国明星城市,荆江保温杯、鸳鸯床单、沙松洗衣机等轻工业产品名噪全国,洋码头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凝聚着几代人的记忆。近年来我区的沿江码头整治、岸线绿化美化、五城同创等工作,让我们看到政府的决心,得到了社会民心的认可,让市民对荆州作为“明星城”的再度崛起保持了殷切期望。

四、未来发展建议

沿江发展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抢抓机遇、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整体统筹、分步实施,通过不懈努力,久久为功,推动沙市区长江沿线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市、区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向南发展长江沿线片区的重要性,将之提升至区级发展战略层面。建议可以借力棚改攻坚,大力弘扬楚文化、商埠文化等特有文化,加强胜利街、杜工巷、青莲巷等一批反映“沙市巷陌三千家,烟雨溟溟开桔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加强沙市“洋码头”、“老天宝”、“老同震”等一批代表沙市开埠兴旺的工商业文明遗址开发,加强文星楼、健康巷、人链精神纪念石、沙市三中原址等一批留得住沙市“乡愁”的记忆传承,高水平建设沙市洋码头等一批城市文化地标,让文化有根可寻、繁荣发展,让文化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一面旗帜。建议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市区“十四五”乃至“十五五”发展规划中,力争逐年出成效、见真章。

(二)突出重点,点线结合。建议借助沙市洋码头项目建设这“一点”的历史契机,全面启动“沿江五线”风情带建设,再现沙市沿江繁华风貌。

一是打造好沙市洋码头。建议该项目可以依托沙市码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遗迹,结合沙市商埠文化及工业遗址保护的要求,做好既有建筑特色形象的维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将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实现产业功能的转换。这方面,可以学习北京798艺术区、上海M50、武汉汉阳造艺术区、广州红专厂、成都东郊记忆等地先进经验,把废弃旧厂房改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街区,延伸出商业功能,吸引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影视制作等众多的文化业态入驻,实现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完美的契合。

二是打造好人水和谐线。利用长江的天然航道,打造船舶如织、沿江游览的水上交通游览观光线,首先考虑高标准高环保的江上旅游线路,即荆江亭、万寿宝塔、北闸风景区、引江济汉运河的江上游轮观光,创造条件打通便河至长湖水上旅游航线。

三是打造好历史文化线。结合洋码头项目,引导文创企业入园,打造历史文化创意创业产业聚集区和文创产品的商贸区;以胜利街为核心,保护、改造、恢复老建筑,以原住民为主的城市传统商业业态+电商体验店+手工业店、非遗技艺产品、特色小吃、手作食品、特色食材和作坊展示、以“活化”的“城市民俗”(如早酒、夜市)面貌,有效和真实再现沙市“九十埠”的商业繁华。

四是打造好滨江畅通线。以荆江大堤和荆江大道东西大通道为核心,贯通联系市区的全部支线交通和立体交通,打造高等级沿江交通枢纽,畅通“十里荆堤画廊”全部热点区域,有效提升滨江休闲带的互通能力。

五是打造好沙市近现代商贸线。建议以中山路为主轴,恢复现代城市商业的“体验式”消费场景(如恒春茂、好公道、老天宝银楼等老字号)和“回得去”的“民国风情街”的文化体验。

六是打造好堤防景观线。建议充分考虑荆江大堤防洪前提的高规格“景观化”,以荆江大堤、堤工局、荆江沙市水文站、九八抗洪纪念园、万寿宝塔、观音矶等景观为基础,打造内涵丰富的户外体验+室内展示相结合的水文化科普长廊,形成荆州市独特的堤防景观线。

(三)加强保障,稳步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沿江一点五线”,并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建议将此项工作作为市区重点项目推进,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服务模式,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工作制度,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问题,加快推进。同时,可以及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筑牢发展基石。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编制好沿线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一揽子规划,并做到规划一致,长久坚持。同时,建议政府加大相关片区棚改清零和拆迁腾地工作,并结合空间发展总体布局,对每一块土地都要做到科学谋划、科学布局、科学使用,使之“万丈高楼平地起”,让老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有效结合长江大保护和荆江水文化、湿地科普和深度旅游等整体规划,全盘考虑沙市商贸历史文化风貌规划和老城区改造规划,整体统筹、综合利用,对沙市城区的荆江大堤景观进行高标准规划,在有条件的堤段内外侧建设观景休憩平台和配套展示设施,建设“十里荆堤画廊”和“沙市特色”的沿江可见的建筑外观风貌天际线。

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建议宣传部门要利用好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各种传播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沙市故事和沿线未来规划,全面提振信心。建议招商、发改等部门要抓好项目招引和建设,引进一批国内龙头型、旗舰型、带动力强的大型文创企业入驻沙市洋码头文化创意园,发挥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服务业的领军示范作用。建议环保、水利等部门,确保城市森林覆盖率和水体质量,特别是便河、江津湖等内河湖泊的水质要持续保持在可亲水级别的Ⅱ类水质,共同为“沿江一点五线”做好生态支撑。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重塑沙市百年沿江商贸繁荣盛象,我们责无旁贷。民进沙市市委会将继续与市委市政府一道,以强烈的争先意识和担当意识,主动作为、务实重行,积极为荆州打造“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的新画卷献策献力!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