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协之声
政府主导凝心聚力 做大做强双水双绿产业
信息来源:荆州市政协 | 发布时间:2021-02-26 15:42

政府主导凝心聚力

做大做强双水双绿产业

民革荆州市委员会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国情农情,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荆州是湖北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要争当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意见》中指出,建设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广“双水双绿”稻田综合种养体系。荆州农业最大的资源是水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我市水稻、水产两个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水稻水产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绿色水产、绿色水稻(“双水双绿”)产业体系,是我市推动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一、我市双水双绿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引导下,我市“双水双绿”产业快速发展。今年的发展形势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种养面积继续扩大。据统计,2019年全市“双水双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54万亩,其中稻虾共作面积251万亩,比上年增长19.2万亩。预计小龙虾产量40万吨,比上年增4.1万吨,增幅11.4%。监利、洪湖、公安、江陵增幅较大。

二是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美好置业、通威集团、美斯特等工商资本纷纷进入洪湖、监利、公安等地流转耕地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在社会资本的大举进入下,稻虾规模种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千亩以上的种养基地355个,面积75.6万亩,占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的29.8%。

三是经营主体不断增多。生产主体持续增加,全市现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1159家。流通主体多层并进,全市共有村级收购点845个,镇级收购点148个,县市级流通点58个。加工主体规模化程度提高,全市共有小龙虾加工企业26家,产值近60亿元。餐饮主体日益增长,全市现有各类小龙虾餐饮企业3121家,从业人员20476人。

四是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小龙虾每年价格都会呈现V字型走势,五月份跌至最低谷。今年受养殖面积扩大和气候因素影响,大批量小龙虾集中上市,价格低谷相比往年更低,持续时间更长。小龙虾市场价格同比下降三成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今年我市“双水双绿”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种养技术不够规范。缺少一套完整的、标准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很多经营主体依靠自己摸索的经验或别人口口相传的办法来种养,导致种养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农户片面追求产量,高密度养殖小龙虾,并大量投放饵料,产生的大量残饵和排泄物败坏水质,污染生态环境。

二是种养模式比较单一。很多农户,特别是新发展的稻虾养殖户多采用传统的“1+1”稻虾轮作模式,即养一茬小龙虾种一季水稻,这种模式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但小龙虾产量低、上市时间较为集中、效益比较差,易造成养殖户亏损。

三是重虾轻稻苗头显现。受小龙虾养殖效益高,虾后水稻生产效益低影响。部分养殖户“重虾轻稻”,围沟面积越挖越大,水稻种植管理越来越粗放,对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四是融资瓶颈依然突出。水稻、水产(小龙虾)生产具有季节性,资金投入大,需求时间集中。虽然江陵等地开发了“虾农贷”等金融产品,但依然无法满足农户、经销商和加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市场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普遍存在。

五是品牌建设任重道远。今年我市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第三届“66龙虾节”、第三届监利小龙虾节暨监利大米展销会等节会活动,荆州小龙虾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但由于起步晚,力度小,影响力与盱眙、潜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由于公共品牌缺失,致使企业品牌缺乏背书,荆州小龙虾和虾稻米溢价能力不强。

三、建议

一是订立一个技术规范。加快制定全市“双水双绿”产业质量标准和质量管控体系,全面优化种养体系和模式。依托湖北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荆州“双水双绿”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稻生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加强稻虾共作的生态理论研究,建立和规范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的耕作制度、田间布局、虾稻专用品种选用、规模种植与高产栽培、绿色种养和病虫害防控技术。

二是成立一个产业联盟。整合小龙虾和水稻产业链各方面的力量,成立荆州市“双水双绿”产业发展联盟。充分发挥联盟整合资源和服务引领作用,推动各参与单位资源共享,加快产业发展;推动各市场主体联动共融,实现优势互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调共进,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三是设立一个发展基金。设立一个1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其中政府出资10%(1000万)作为引导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双水双绿”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小龙虾的养殖、收购、加工、销售、运输和优质高产多抗虾稻专用新品种培育与推广、绿色虾稻稻谷收购与加工等环节,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待基金健康运行后,政府资本可逐步退出。

四是建设一个交易市场。在荆州高新区建设一个小龙虾综合交易中心,交易中心要建立收购分拣服务站和小龙虾品质检测中心。通过这个大市场的建立,形成以数量为依托、以质量为标杆的格局,逐步掌控荆州小龙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定价权,从而扩大荆州小龙虾的影响力,并倒逼小龙虾养殖、交易、运输等多环节的标准化、专业化。

五是培育一个公共品牌。按照“1+2+N”的模式,打造“荆州味道”市级农产品公共品牌和“荆州小龙虾”“荆州大米”两个区域公用品牌,以及若干个小龙虾和大米全国知名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持之以恒地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最终通过品牌“打造、宣传、唱响”三部曲,让荆州小龙虾红遍天下,让荆州大米香飘万家。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