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协之声
关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信息来源:荆州市政协 | 发布时间:2021-08-02 15:44

民革荆州市委员会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近年来,我市在产业发展、社会保障、住房安全、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方面不断加大脱贫帮扶力度,特别是在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上做了诸多有益探索,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内生动力不足、就业门路不宽、自主增收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二是部分地方产业活力不足,发展质量不高、特色不明,产业链条仍然较短,同时基础设施薄弱,对环境造成破坏,既不利于长效脱贫机制建设,又对乡村振兴形成制约。

为此,建议:

一、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做好思想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基本要素相连、促进作用相互、体制机制相融,但又有较大差异。脱贫攻坚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采取社会帮扶方式解决绝对贫困,强调绝对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是一场集中战、突击战、攻坚战;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重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整体问题,要求长远规划持久发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脱贫攻坚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士气,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务必充分认识相对贫困的长期性、反复性,以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持久性、艰巨性,认真查短板,补弱项,确保思想不放松、热情不退、力度不减。

二、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做好发展衔接

一要结合新型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新型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激励他们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更好发挥带头作用。推动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企农联合型、利益分红型、股份合作型等合作模式,形成龙头企业牵头、新型企业参与、广大农户加入的产业联合体模式。积极推进小农户、小企业、小合作组织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建立原料基地、加工车间、冷链车间等,助推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创建、旅游观光农业打造、民宿农家庄园建设。

二要结合新兴市场。高度重视线上销售渠道建设,通过快手、抖音、拼多多等网络平台发展农副产品电商业、微商业、直播业,同时要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为广大农户和相对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兴业创造条件和机会。

三要结合科技资源。充分挖掘本地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人才、信息、资金等既有条件和基础潜力,结合市场需求精准选择项目,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潜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同时更加注重与行业内的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大品牌等有效资源结合,不断推进产业规模、发展方向、科技含量与国际国内市场有机衔接,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做好政策衔接

一要借鉴脱贫攻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结合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及各地实际,通过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制度体系,建立防范返贫和新生贫困、解决次生贫困和相对贫困的长效工作机制,深度巩固脱贫成果,不断优化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二要巩固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金融扶贫等国家政策原来主要用于贫困户,要总结梳理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分类处置,促使其转变为针对乡村低收入群体的常规性、普惠性、长期性政策,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实施的产业扶持基金、到户产业资金、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要探索整合应用,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巩固严防因灾因病返贫致贫工作机制。探索出台更大力度的大病大灾救助办法,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简化救助程序、稳定救助政策,把严防因灾因病返贫致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作为长期工作任务,纳入目标考核。要畅通大病大灾信息反馈渠道、救助渠道,建立科学排查机制,同时对特殊困难群体采取政府兜底或社会救济等方式,保持相关政策延续和稳定。

四、着力提升治理效能,做好服务衔接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巨大成就的取得,各级党组织强大的组织保障起了决定性作用。要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党建保障,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凝心聚力作用,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强化“五级书记”、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责任。

二要深化村民自治,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解决乡村治理突出问题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组织村民深入广泛开展“为谁振兴、靠谁振兴、怎么振兴”大讨论,不断唤醒村民主体责任意识,激发村民参与自治的热情,提高村民自治能力,使全体村民积极自觉投身村集体发展、村庄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

三要多方招才引智,建好“三农”人才队伍。注重挖掘本村在外乡贤、在家的乡土人才潜力。多措并举,努力培养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懂农业、爱农村、富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探索和构建农业农村干部人才、科技人才培育、引进、管理和激励体制,解决“三农”工作队伍人才不足、不稳、不精等问题。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