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协之声
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信息来源:荆州市政协 | 发布时间:2024-03-29 14:49

民革荆州市委员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赋予荆州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使命的时代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将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作为“四大功能目标”之一,将文旅产业倍增作为推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了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但是目前,我市文旅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一是产业链上各环节紧密度不高,主体之间分工协作不够、优势互补不强。二是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相对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各主体还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企业间组织化程度低,未形成真正的合力。三是特色文化挖掘力度仍然不足,旅游收入相对偏低。四是旅游景区开发不全,深层次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至今没有5A景区。五是信息化程度不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信息平台。六是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人才总量不足,直接制约着两大产业融合发展。为更好更快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推动荆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民革荆州市委员会建议:

一、加快文旅产业结构布局,做好文旅融合发展的“设计师”

突出政府引领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系,高质量规划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建设。在《荆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荆州文化旅游发展的三年至五年融合行动计划,催生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更多旅游新业态新产品,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二、深入挖掘文旅资源优势,下好文旅融合发展的“先手棋”

围绕楚文化、三国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等具有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的文化元素,打造重点景区景点,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产品,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辐射带动周边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科学绘制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图谱,明确各细分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各节点的重点区域和企业、项目、产品、服务等要素,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综合质量和效益。

三、加大文化保护传承力度,用好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招”

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文化保护传承融合发展,构建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工作机制,全面分级落实保护传承体系重点任务。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法律保障及资金投入,弘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持续挖掘其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创作一批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文学、音乐、影视、戏曲文艺精品,发展特色文创中心和旅游商品研发企业,开发具有荆楚特色文化元素、拥有自主IP的文创商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纪念活动、文化年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创新表达方式,以新闻报道、电视剧、电视节目、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荆楚文化魅力。

四、提升公共旅游服务水平,走好文旅融合发展的“升级路”

多举措加快完善我市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建设线上旅游咨询服务平台,推动智能旅游的发展。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机制。深化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涉旅舆情和投诉处理联合执法机制。整合旅游发展要素,促进融合发展。支持开通中心城市通往各旅游景区及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直通车和观光巴士,提升全域通达能力,提高景区通达性,提高游客满意度。支持景点、餐饮、住宿等服务体系横向协同。

五、探索文旅创新体验模式,打好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牌”

立足于对文化资源与旅游吸引力内涵的挖掘,聚焦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融合、精神文化产品消费与旅游物质文化消费的融合、生态文明与人类文化的融合。推动文化、旅游、科技、工业、农业、商业、体育、健康等产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体验游、商务休闲游、特色乡村游、文博研学游、现代工业游、特色小镇游、生态风情游、赛事会展游、康养度假游等旅游业态,形成多业态的旅游发展格局。

六、完善文旅产业要素配置,造好文旅融合发展的“支撑点”

按照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知名度。全面梳理文旅产业要素保障建设需求,加大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构建切实可行的文旅产业要素保障体系。科学编制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招商路线图,引导链上企业与平台集聚。不断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全面梳理产业链的关键流程和关键环节,按照梳理出的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名录,持续加大扣门招商力度。强化产业链人才引领机制,实施“文旅人才强链计划”,建立人才支撑体系及培育计划。




打印| 关闭
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京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