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荆州市委员会
2023年2月23日,荆州新城城市客厅项目拉开建设大幕,掀起了新一轮“大干快干加油干”的建设热潮。大沙北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暨“城市客厅”规划的提出与推进,让越来越多的荆州市民期待未来的美好生活蓝图。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荆州新城建设,城市客厅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加速崛起。荆州新城“城市客厅”,又将给荆州人带来怎样的空间与场景?通过对城市客厅项目展开深入细致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一、城市客厅基本现状
城市客厅是荆州新城建设的核心项目之一,占地约4.41平方公里,片区规划总面积6615亩,东起塔桥路,西至武德路,南至荆襄河,北至复兴大道。城市客厅是荆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城区十大重点功能片区之一,将打造荆州未来的城市中心、金融中心和中央活力区。城市客厅主要由金融中心、文化综合体、会展商务综合体、体育综合体组成,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金融中心,集金融服务、总部办公、消费服务、文化体验、多元居住、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中心区,将成为“荆州新城”的崭新名片。金融街双子塔、产业创客中心位于城市客厅片区金融主轴南端,未来将成为荆州市的核心地标。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荆州城市客厅发展前景大好,在前期规划和建设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
(一)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当前,一大批重点项目纷纷入驻并开工建设,但制约重点项目建设因素还不同程度存在。一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虽已签约,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保障却未及时跟上,土地建设指标、土地收储等相关环节受到影响,制约了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二)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同晟公司1亿注册资金,已用于前期荆襄河水系、津乡大道、荆襄东路和西路、城市客厅展厅等地块居民补偿及土地征转,后续仍然需要大量资金。
(三)商住配套有待加快集聚。目前新城商贸购物、公共服务、休闲文化、社区服务等配套服务产业还未完全跟上,缺少成熟商圈和休闲消费目的地场所,商业、文化等支撑功能还比较有限,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和零距离换乘也有待提高。
三、未来发展建议
作为荆州新城的首开区,城市客厅规划蓝图是重中之重,如何咬紧牙关、精准发力,持之以恒推进“项目争速”,我们认为要重点把握好“三三原则”。
(一)认清形势,把握“三个突出”,增强荆州新城发展优势和动能后劲。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发挥规划龙头引领作用,高水平编制城市建设规划,高质量包装策划带动力强、集成效应明显的重大项目库,争取尽早挤进中省规划笼子。加快提升城市发展承载能力和区域辐射功能,带动荆州新城城市界面、区域能级和居住环境的蜕变与升级。二是突出抓好核心区建设。倒排土地征转工期,严格对照任务清单,完成征收腾地,迅速完成城市客厅产业创客中心、双子塔1号楼等项目涉及房屋的征迁收尾工作。三是突出抓好“三个先行”。总体考虑是先做环境、再搞建设,先做路网、再搞开发,先做地下、再做地上。一要先行启动还迁安置房建设。严格按照城市小区标准高规格地建设,确保还迁小区建成后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二要先行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任务上,要优先抓好主干道建设,进一步畅通路网、搭建骨架。三要先行启动核心区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做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统一、衔接配套。
(二)攻坚克难,抓好“三个重点”,加速荆州新城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一是抓好要素保障,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要突出做好土地和资金保障。一方面,要花大力气破解荆州新城建设土地要素难题。要尽可能盘活土地资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破解荆州新城建设资金瓶颈。要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道路,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用市场运作的办法整合资源,靠市场机制推进荆州新城建设工程。二是抓好土地集约,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加快存量土地盘活利用,让土地等要素资源高效流动、有序配置。加快项目满园,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全面提升园区经济密度、投入产出效率。三是抓好文化产业,推动城市发展的有机统一。城市寻求转型升级、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应加快培育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所应具备的城市环境要素,使文化产业进入良性有序发展的轨道,实现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格局。
(三)同舟共济,加大“三个力度”。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按照“重构、聚集、融合、优化”的总体思路,规划建设“荆州新城”,打造“四大产业组团”,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人城共进,着力构建优势互补、集中集约集聚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立足荆州新城城市新中心发展定位,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参谋,借势借力,推进荆州新城客厅项目加速。二是加大部门服务力度。理顺开发建设体制机制,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建议加大区域发展的统筹协调,探索建立区域间的资源共享、沟通对接、合作建设等工作机制,打破利益掣肘,发挥优势互补,实现一体化发展。当前重点要加快编制完善荆州新城产业规划和“十四五”荆州新城项目建设规划,明确荆州新城城市功能的发展节奏和实施路径。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眼于发挥荆州新城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由市级层面统筹谋划荆州新城主导产业发展,整合统一荆州新城和周边各个功能区、行政区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要建立联动招商机制,让更多优质、高端的项目向新城集聚。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东路54号 邮政编码:434000
版权所有:荆州市政协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12009254-1号 鄂公网安备42100302000031号